绿豆的介绍
绿豆,又名青小豆,属于豆科,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,外形小而颗粒饱满。绿豆生性喜热,种植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温度,所以一般种植于亚热带地区或热带地区,在中国,绿豆已经有了两千来年的种植历史。
绿豆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优质蛋白,不饱和脂肪酸,碳水化合物,矿物质,维生素等等,具有清热解毒,利尿祛湿等功效。绿豆的肉多用于解毒,而皮多用于清热。所以在夏天,绿豆更是家家户户用来降暑的神器,绿豆常被人们用来做成绿豆粥,绿豆汤,绿豆酒等等,既解渴可口,还能清热解毒,因此深受百姓青睐。
绿豆的功效与作用
绿豆的营养元素很丰富,有优质蛋白,不饱和脂肪酸,维生素,无机盐等等,因而也具有很多功效。据研究,绿豆含有丰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,我们吃绿豆,补充胰蛋白酶抑制剂,有助于减少蛋白分解,保护肝脏。
另外,据测定,每100克绿豆还含有21.6克蛋白质,我们吃绿豆,补充蛋白质,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,增强抵抗力,补充精力,消除疲劳感。绿豆还含有丰富的钙质,我们吃绿豆,可以补充钙质,有助于骨骼的健康发展,维持骨骼的健康。绿豆含有的功效也很多,如清热解毒,增进食欲,保护肾脏,防治冠心病等等。
清热解毒。绿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钾元素,利于通便排尿,对病毒有抑制作用,所以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
增进食欲。绿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磷脂,可以促进神经兴奋,提高身体机能,增加身体营养,增进食欲。
保护肾脏。绿豆含有丰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,可以减少蛋白分解,保护肾脏。
防治冠心病。绿豆中的多糖成分,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,使脂蛋白中甘油三酯水解达到降血脂的功效,从而可以防治冠心病。绿豆的营养成分丰富,每100克绿豆就含有以下的营养成分:
绿豆的适用人群
绿豆一般人群均可食用,包括孕产妇,尤其是身体水肿现象较为严重者,肥胖患者,体热容易上火者,患有高血压,眼睛疾病者,中毒者此类人群食用,但是特殊人群如常年腹泻,脾胃虚寒,素体阳虚者则不宜食用绿豆。
如何保存绿豆
绿豆好吃又营养,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存绿豆呢?保存绿豆最好,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将绿豆放在干净,干燥,密封的容器中,放进冰箱里或者其它干燥,阴凉,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。绿豆如果置于潮湿的地方,就容易受潮,容易发霉,变质,如果放在虫蚁多的地方,就容易蛀虫,如果被阳光暴晒,就可能会开裂变质,所以要保存绿豆,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放在密封的容器里,置于干燥,阴凉,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。
如何挑选绿豆
绿豆好吃又营养,但是绿豆也有优劣之分的,所以在挑选绿豆时一定要认真仔细,购买优质的绿豆,不要购买到劣质变质的绿豆。
看表面。优质绿豆的表面有蜡质,颗粒饱满,大小均匀,很少破裂,没有什么虫眼和杂质。
闻味道。向绿豆哈一口气,如果绿豆的味道是正常的清香味,则是优质绿豆,如果是异味或者霉变味道多是劣质,变质绿豆。
家常绿豆的做法大全
绿豆汤的做法
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,多种维生素、钙、磷、铁等无机盐都比粳米多。
用料:
绿豆100克、水适量、白糖少许。
做法:
1、取出冻成冰坨的绿豆放入锅内。
2、锅中加入适量清水,没过绿豆2-3公分即可;分次加水,先加少量水,会缩短绿豆的成熟时间。大火煮开,改为中火煮15分钟左右,不停的搅拌,防止糊锅,煮到中间水少了,可再续水。
3、绿豆很容易就煮开花了,这时候再添加大量清水。大火将绿豆汤烧开,用勺子撇去浮沫,清热解毒的绿豆汤就做好了,可依据个人口味加糖。
小贴士:
1、绿豆先用水浸泡10分钟左右,沥去水分,放入冷冻室,冻成冰块。绿豆浸泡后吸收水分,根据水结成冰体积变大的原理,经过冷冻,把绿豆撑裂。有裂纹的绿豆遇热水后被撑开,所以能很快煮开花。只是简单的物理变化,营养不会流失的。
2、分次加水。先加少量水,将绿豆煮开花,再加大量水,将绿豆汤煮开锅,这样可以缩短绿豆成熟的时间。
3、绿豆性凉,味甘,平时喝可以消暑止渴,但孕妇不能多喝,不适合长期喝,要注意控制量,尤其是孕前三个月,最好是不要喝。
功效: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,多种维生素、钙、磷、铁等无机盐都比粳米多。
红绿豆瘦身粥
消食减脂
材料:红豆100克,绿豆100克,山楂30克,大枣10枚
做法:将所有材料共放在锅中,加1000毫升冷水,煎到豆烂即可。
功效:红豆,绿豆都是排毒圣品,并且有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。山楂健脾开胃,消食减脂。红枣调和胃气补血润燥。此方共用,有助各种单品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。
绿豆奶粥的做法
绿豆对葡萄球菌以及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,能清热解毒。
用料:
绿豆50克、大米100克、牛奶300毫升。
做法:
1、绿豆用清水泡1小时,大米用清水泡30分钟。
2、锅中放入适量清水,放入绿豆煮至绿豆开花。放入泡好的大米继续熬粥。
3、水开后转小火,熬至绿豆和米都软烂。这时粥已经熬好了,然后放入牛奶,重新开锅后小火续煮5分钟即可关火。
小贴士:
1、绿豆含有丰富无机盐、维生素。在高温环境中以绿豆汤为饮料,可以及时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,以达到清热解暑的治疗效果。
2、绿豆中所含蛋白质,磷脂均有兴奋神经、增进食欲的功能,为机体许多重要脏器增加营养所必需。
功效:绿豆对葡萄球菌以及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,能清热解毒。
冬瓜绿豆老鸭汤的做法
冬瓜绿豆老鸭汤富含维生素,帮助宝宝清热解毒、利水消痰、除烦止渴。
用料:
鸭肉200克、芡实米50克、绿豆50克、食盐适量、葱适量、姜适量。
做法:
1、准备好绿豆和芡实。鸭子剁小块,冲洗干净,锅子烧开水,将鸭肉放入,焯水10分钟,捞出,冲洗干净。
2、锅子重新放水,将鸭肉放入,放入淘洗干净的绿豆和芡实,放入葱、姜。
3、大火烧开,转小火,炖一个半小时左右。将冬瓜洗净,带皮,切大块,放入锅内,继续炖半小时,加入适量的盐调味,即可。
小贴士:
1、鸭肉冲洗干净,焯水十分钟,将血水彻底煮透,再次冲干净,防止汤浑浊。
2、冬瓜再炖一个半小时候再放入,炖半小时左右即可,时间太久容易使冬瓜过于软烂,影响口感。
3、汤要炖两小时左右为佳。
4、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,其他可省略。
功效:冬瓜绿豆老鸭汤富含维生素,帮助宝宝清热解毒、利水消痰、除烦止渴。
南瓜绿豆汤的做法
南瓜绿豆汤,既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,又可以清热祛火等养生保健功效,很适合干燥的春季。
材料
绿豆2小把、南瓜300克
做法
1、绿豆洗净,用水泡半个小时(泡后煮出来的绿豆更嫩滑,节约煮的时间)
2、锅中加入适量水,接通电源,绿豆沥干水分,倒入锅内
3、南瓜削皮,去瓤,洗净,切成2厘米左右的南瓜块
4、切完南瓜,绿豆也煮差不多了,绿豆煮到开花
5、倒入切好的南瓜块,中火开始煮,煮到南瓜变软即可(变软后南瓜会浮上来)。
绿豆芽的做法
制作步骤 :
1、绿豆150克洗净 ;
2、无油干净小锅,放水烧开后,凉5分钟,放入绿豆,用筷子顺时针不断搅动,直到放入手指,感觉不烫,停止搅动 ;
3、搅动停止后,阴凉处泡豆4-5个小时,室温22-24度 ;
4、豆子泡好后,冲凉水洗净 ;
5、把洗净的豆子放到无油洁净的不锈钢大盆里,上面盖;
上湿润的洁净毛巾(最好是新的) ;
6、上面再扣上一个不锈钢面盆,以保持水分,以上是第一天的记录 ;
7、24小时后,豆子出芽1cm左右,期间冲凉水1次 ;
8、盖上湿润的毛巾,冲凉水后,再放上一个不锈钢蒸笼篦子,再压上10斤重物(石头);
9、扣上盆,以上是第二天的记录 ;
10、第三天出芽状态 ;
11、第四天出芽状态 ;
12、第五天出芽状态 ;
13、第六天长成豆芽8-10厘米,可以吃了 ;
14、除去豆芽根和豆皮 ;
15、整理好的豆芽,长8-10厘米,有皮尺为证 ;
16、150克干豆,出1200克净豆芽,有秤为证 ;
自制绿豆芽做法小贴士 ;
1、豆子泡4-5个小时足够,时间太长,豆子不出芽,容易发霉发臭 ;
2、每天冲水2-3次,每次都要沥干水分,有多余的水分,容易烂臭 ;
3、不要透光,否则容易变紫,变绿 ;
4、保持盆子,毛巾无油,全新洁净,下次再发,要用开水烫5分钟 ;
5、自制的有豆芽根,如果不介意,可以直接食用,介意的可以摘除。
吃绿豆的注意事项
1、寒凉体质的人不宜吃绿豆
绿豆汤能预防中暑,治疗食物中毒等,对热肿、热渴、热痢、痘毒等也有一定的疗效。但寒凉体质者不适合喝。寒凉体质的人,表现为四肢冰凉乏力、腰腿冷痛、腹泻便稀等。吃了绿豆反而会加重症状,甚至引发诸如腹泻(严重的话引起脱水),气血停滞引起的关节肌肉酸痛,胃寒及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。
2、老人、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吃绿豆
因为绿豆中蛋白质含量比鸡肉还多,大分子蛋白质需要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小分子肽、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。这类人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差,容易因消化不良导致腹泻。
3、正在服用各类药物的人不宜吃绿豆
绿豆的解毒作用源于绿豆蛋白等成分可与有机磷、重金属结合成沉淀物。然而,这些解毒成分也会与药物的相关成分反应,从而降低药效。
4、空腹时不能喝绿豆汤
空腹的时候不要喝,绿豆汤性寒,空腹喝对胃不好。
5、绿豆汤不可天天喝
适当喝没问题。一般成人一周喝2至3次,每次一碗即可。幼儿则要具体依照体质而定,最好先咨询一下医师。一般来说,小孩2至3岁开始吃粥时,可适量加点绿豆。6岁过后,才可饮用成人量。
6、过量喝绿豆汤或致肠胃疾病
一般人过量喝绿豆汤,可出现胃寒腹泻等肠胃疾病。女性过量喝绿豆汤可出现白带、腹胀、痛经等妇科症状。
绿豆和什么搭配为宜
绿豆的营养丰富,要和相宜的食物搭配,能更发挥出其丰富的营养及功效。
与大米搭配。绿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,蛋白质,维生素,无机盐等等,绿豆与大米煮成粥,适合食欲不佳者或者牙齿疏松的老人食用,可以促进排尿消肿,润喉止咳。
与黑木耳搭配。绿豆和木耳大盘陪,可以清热凉血,滋润肺部,维持血压正常。
与韭菜搭配。绿豆和韭菜搭配,可以解读散血,通肠利便,有助于减肥,还能补虚补肾。
与南瓜搭配。绿豆和南瓜搭配,可以清热解毒,生津止渴,滋润肠胃,促进消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