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豆蔻

  • 2020-12-15 08:15:02



肉豆蔻是什么

【别名】肉果、玉果、顶头肉

【来源】本品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。

【性状】种仁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2—3.5cm,宽1.5—2.5cm。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,有网状沟纹,常被有白色石灰 粉;宽端有浅色圆形隆起(种脐的部位)。狭端有暗色下陷处(合点的部位),两端间有明显的纵沟(种脊的部位)。质坚硬,难破碎,碎断面可见棕黄或暗棕色外 胚乳向内伸入,与类白色的内胚乳交错,形成大理石样纹理。纵切时可见宽端有小形腔隙,内藏小型干缩的胚,子叶卷曲。气强烈芳香,味辛辣、微苦。以个大、体 重、坚实、破开后香气浓者为佳。

【炮制】煨肉豆蔻(煨肉果):洗净,取白面加水揉和包裹。另取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加热,将包好的肉豆蔻倒入,拌炒至外面的面呈焦黄色取出,除去面皮,乘热切片。一法将原药用清水略淘捞起,放在箩内润12小时后,用麸皮置锅内加热炒至老黄色为度。取出,筛去麸皮,乘热切片。

蒸制:取净肉豆蔻浸泡1小时,捞出置笼内,一层麸皮,一层肉豆蔻,层层相间,蒸约2小时,油即润进麸皮内,去净麸皮及时切厚片,干燥,或捣碎用。

炒制:将小麦面粉倒入锅内,用文火炒热,将肉豆蔻倒入,炒成微黄色时,出锅,筛去面粉,摊开,晾凉,配方时捣碎。每肉豆蔻100kg,用小麦面粉50kg。

土制:取细黄土,置锅内加热到发泡,倒入肉豆蔻,不断翻动,煨至肉豆蔻热透,油质渗出(防止炒黑),取出,筛净黄土,用时捣碎。

制霜:取肉豆蔻,研碎如泥。用多层草纸包裹,压榨去油,反复压榨至去尽油为度。

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

(一)功能主治与作用

温中,下气,消食,固肠。治心腹胀痛,虚泻冷痢,呕吐,宿食不消。

名家论述功效:

《药性论》:"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,腹痛;治宿食不消,痰饮。"

《海药本草》:"主心腹虫痛,脾胃虚冷气并,冷热虚泄,赤白痢等。凡痢以白粥饮服佳;霍乱气并,以生姜汤服良。"

《日华子本草》:"调中,下气,止泻痢,开胃,消食。皮外络,下气,解酒毒,治霍乱。"

《开宝本草》:"温中,治积冷心腹胀痛,霍乱中恶,呕沫,冷气,消食止泄,小儿乳霍。"

《纲目》:"暖脾胃,固大肠。"

《本草经读》:"治精冷。"

《本草求原》;"治肾泄,上盛下虚,诸逆上冲,元阳上浮而头痛。"

(二)药理作用

镇静催眠作用。

本品挥发油中所含的甲基异丁香酚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,兔耳iv50mg/kg后,可见睡眠时翻正反射、痛觉反射和听觉反射均消失,睡眠时间平均20分钟8s,有加强戊巴比妥的安眠作用。

抗菌作用。

甲基异丁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,MIC分别为0.4mg/ml和0.6mg/ml。马拉巴酮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枯草杆菌和坚忍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,前两者的MIC为1ug/ml,后者为2ug/ml,马拉巴酮C对枯草杆菌的MIC为2ug/ml。

麻醉作用。

本品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和榄香脂素对小鼠、兔、猫和狗,iv给药后有麻醉作用。

其它作用。

(1)对胃肠道刺激作用:本品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,且具有祛风作用。少量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和刺激胃肠蠕动,大剂量则抑制。

(2)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:另有降低大白鼠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。

(三)肉豆蔻的性味归经

【性味】 辛,温。

①《药性论》:"味苦辛。"

②《海药本草》:"味辛,温,无毒。"

③《本草正》:"味苦辛而涩,性温。"

【归经】 入肺、大肠经。

①《汤液本草》:"入手阳明经。"

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"入肺、胃二经。"

③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太阴、阳明;手阳明大肠。"

肉豆蔻的食用方法

肉豆蔻粳米粥

原料:生姜、肉豆蔻各6克,粳米适量。

做法:先将生姜、肉豆蔻捣烂,备用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,放入粳米煮粥,粥快煮开时,加入捣好的两味药材,煮成粥可食。

药膳功效:本品对治疗腹痛效果明显。

豆蔻饼

原料:肉豆蔻30克,面粉100克,生姜120克,红糖100克。

做法:肉豆蔻去壳,研为细末。生姜去皮洗净,捣烂加少许水,绞生姜取汁250克。最后,将面粉、肉豆蔻粉、红糖,一同用生姜水和做成小饼约30块,然后放入平底锅内,烙熟即可。

药膳功效:本品温中、健脾、消食、止泻,适用于小儿脾虚腹泻或受凉后所致的水泻。热痢和湿热的小儿应忌用。

肉豆蔻陈皮烧鲫鱼

主料:鲫鱼400克。

辅料:肉豆蔻6克,陈皮6克,延胡索6克。

调料:姜10克,大葱5克,酱油5克,料酒5克,盐3克,白砂糖5克,猪油(炼制)15克,淀粉(豌豆)5克,味精2克。

做法:

(1)鲫鱼去鳞、鳃、内脏后洗净,再入沸水锅中略焯,以去腥味,捞出。

(2)将葱白、生姜洗净,葱切段,姜切片。

(3)将肉豆蔻、延胡索、陈皮放入鱼腹内。

(4)锅烧热,倒入鸡清汤,加入葱、姜、精盐、鲫鱼、酱油、料酒、白糖、猪油煮沸,用小火煮出香味时,加入味精,用湿淀粉勾薄芡即成。

养生食疗功效:此菜具有行气化瘀止痛的作用。用于痛经、气滞血瘀、小腹胀痛、拒按、经行不畅、乳房作胀、胸闷不舒、心烦易怒等症。

酱羊肝

主料:羊肝5000克。

辅料:丁香10克,白芷(祛风散寒,通窍止痛,消肿排脓,燥湿止带)10克,砂仁(行气健胃)10克,肉豆蔻10克。

调料:酱油1000克,盐500克,甜面酱250克,黄酒100克,大葱90克,姜80克,大蒜(白皮)80克,花椒10克,八角10克,桂皮20克,沙姜10克。

做法:

(1)将羊肝先用冷水泡洗干净,拉掉苦胆,下入开水锅里氽过。

(2)然后另换清水,上旺火煮沸,加入调料,移到温水上煮1小时左右,捞出凉冷,切片装盘即好。

养生食疗功效:清香味美,富有营养,久吃有强身明目的作用。